荧光渗透检测中显像剂选择技巧

来源:http://www.chinandtmarket.com/
发布日期:2021-07-01 13:25

荧光渗透检测基础操作流程

看到上图,从事无损检测这样行的小伙伴,可能在熟悉不过了,上图为荧光渗透流程模拟示意图。
荧光渗透检测广泛用于非磁性材料、铝合金、不锈钢、陶瓷等材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开口不连续缺陷。
荧光渗透检测系统主要由超声波清洗槽、漂洗槽、热风烘干槽、乳化槽、渗透槽、自动喷淋清洗、补充清洗槽、显像喷粉槽、热水箱、检测暗室等多个槽体组成;
配套及辅助设施由电气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输送系统、工业水管路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设备组成。
渗透液和显像剂的喷涂可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方法。

这其中便涉及到今天的主角:显像剂

显像剂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显像剂通过将渗透液从表面开口的缺陷里反渗出来,并且在表层的显像膜中扩散开,从而形成缺陷指示。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渗透剂在显影膜中扩散,缺陷指示会大于其实际尺寸。
主流的渗透检测规范中规定了显像的时间范围,通常显像时间达到标准规定的下限,已经足够让渗透剂从缺陷中反渗出来,并在工件表面上扩张,并形成缺陷指示。
显像时间的上限是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量的渗透液反渗出来,从而可能会使缺陷指示变得模糊不清。
此外,显像剂还可以增加缺陷指示和工件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荧光渗透检测中,在紫外线下观察时,显像剂涂层可减少工件光泽部位表面的眩光,突出显示缺陷并减少操作员的眼睛疲劳,而在着色渗透时,显像剂提供的白色背景,可方便操作人员识别出缺陷位置的红色染料指示。

注:显像剂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建议您查询适用的规范和企业内部检测标准,以确定合规的显像剂类型和显像方式。

显像剂的类型都有哪些?

1.干粉显像剂

干粉显像剂是蓬松的白色粉末,可以用粉末喷球或喷粉枪手工施加,或者将工件埋入干粉中的埋粉法来施加。在自动渗透检测系统中,干粉显像剂可通过粉爆或动态云雾法在显像槽中施加。
干粉显像剂是在工件表面堆积粉末形成显像膜的方式,仅适用于1型荧光渗透检测。渗透检测规范中明确禁止在2型即着色渗透检测中采用干粉显像。因为干粉显像剂不能为着色渗透剂提供足够的白色背景对比。

2.水溶性显像剂

水溶性显像剂通常以粉末形式提供,可依据制造商推荐的比例与水混合配置显像液。
水溶性显像剂粉末可完全溶解于水中,并且在溶液制备期间仅需要简单的搅拌。
水溶性显像剂仅可用于荧光渗透检测。水溶性显像剂不能与2型着色渗透剂一起使用,因为与干粉显像剂一样,水溶性显像剂不能产生足够的白色背景对比,而这是着色渗透检测所必需的。

3.水悬浮显像剂

与水溶性显像剂一样,水悬浮的显像剂也以粉末形式提供,并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比例与水混合配置。
然而,水悬浮的显像剂并不溶于水,相反,它们会形成悬浮液体。
水悬浮的显像剂必须持续搅拌,以确保粉末均匀的悬浮,从而提供一致的显像剂浓度。
水悬浮显像剂可与1型荧光和2型着色渗透剂一起使用,因为水悬浮的显像剂能产生适合的白色显像剂膜层,可同时增强着色和荧光渗透剂的缺陷指示。

4.非水性显像剂

非水性显像剂为即开即用产品。喷雾法是非水性显像剂的首选施加方法,气雾罐则是非水性显像剂的一种方便实用的包装形式。
非水性显像剂含有悬浮在挥发性溶剂中的白色粉末,使用前需要摇匀。
当通过喷雾法施加时,溶剂从工件表面蒸发,从而在工件表面上留下干燥的白色显像剂膜层。
非水性显像剂可同时适用于1型荧光和2型着色渗透检测。

使用时注意

在施加干粉和非水性显像剂之前,工件必须完全干燥,而水溶性和水悬浮性显像剂则可在渗透去除步骤完成后直接施加到工件上。
在施加完水溶性或水悬浮性显像剂之后,通常需要在烘箱中将工件进行干燥之后才可观察。

领翼NDT商城荧光渗透辅材五点试块

以上内容均来自一站式采购无损检测设备及耗材的领翼NDT商城整理,若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渗透检测的设备及耗材资讯可登陆相关网站查询。
分享到: